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隋唐以后興起的科舉制度廢除于____。
A.1898年
B.1902年
C.1912年
D.1905年
2.盧梭的作品《愛彌爾一論教育》闡述了____教育學說。
A.自然主義
B.國家主義
C.實用主義
D.科學主義
3.直接制約教育性質(zhì)和發(fā)展方向的社會因素是____。
A.生產(chǎn)力水平
B.科學技術(shù)
C.文化傳統(tǒng)
D.政治經(jīng)濟制度
4.在個體身心發(fā)展動力的問題上,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是 。
A.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B.外鑠論
C.內(nèi)發(fā)論
D.一般發(fā)展論
5.19世紀中葉,提出“什么知識最有價值”問題,并大力倡導科學課程的英國教育學家是____。
A.洛克
B.赫胥黎
C.斯賓塞
D.達爾文
6.教師演示各種實物,運用直觀教具進行示范性實驗,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____。
A.實驗法
B.演示法
C.參觀法
D.實習作業(yè)法
7.教學中兩種基本的學習方式是____。
A.集體學習和個體學習
B.接受式學習和探究式學習
C.模仿學習和探索學習
D.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
8.杜威集中探討道德教育問題的一本書是____。
A.《道德教育論》
B.《教育中的道德原理》
C.《學校與社會》
D.《民主主義與教育》
9.兒童的道德判斷主要是由于社會學習和榜樣的影響造成的,提出這一觀點的學者是____。
A.杜威
B.柯爾伯格
C.班杜拉
D.盧梭
10.柯爾伯格認為,當兒童習慣于遵從教師或父母權(quán)威的時候,說明他處在道德發(fā)展的____。
A.第一階段
B.第二階段
C.第三階段
D.第四階段
參考答案:
1.D 2.A 3.D 4.A 5.C 6.B 7.B 8.B 9.C 10.D
(責任編輯:f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