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 胸痛,若瘀血、痰濁、寒凝祛除后,其治療方法當著重
A. 培補陽氣 B. 補益心血
C. 氣血雙補 D. 滋陰養(yǎng)血
E. 脾腎兩補
答案:A
【解析】寒邪內閉是胸痹發(fā)作的重要病機之一,標實祛除后宜補其虛,要重視培補陽氣。
702. 患者,女,26歲,已婚。停經2個月,尿妊娠試驗陽性。惡心嘔吐10天,加重3天,食入即吐,口淡無味,時時嘔吐清涎,倦怠嗜臥,舌淡苔白,脈緩滑無力。其證候是
A. 脾胃虛弱 B. 痰濕中阻
C. 肝胃不和 D. 肝脾不和
E. 氣陰兩傷
答案:A
【解析】辨證為妊娠惡阻之胃虛證,受孕后,血聚胞宮以養(yǎng)胎,沖氣偏盛而上逆,胃氣虛弱,失于和降,沖氣夾胃氣上逆,則出現上述癥狀。
703. 妊娠惡阻的主要發(fā)病機理是
A. 脾胃虛弱,化源不足 B. 肝郁氣滯,失于條達
C. 痰濕內停,中焦受阻 D. 重傷津液,胃陰不足
E. 沖氣上逆,胃失和降
答案:E
【解析】妊娠惡阻的主要發(fā)病機理:沖氣上逆,胃失和降。
704. 完帶湯適用于帶下病的哪種證候
A. 脾虛 B. 腎陰虛
C. 腎陽虛 D. 濕熱
E. 熱毒
答案:A
【解析】完帶方為脾、肝、腎三經同治之方,具有健脾益氣,升陽除濕之功。
705. 下列各項,不屬導致崩漏常見病因的是
A. 脾虛 B. 腎虛
C. 血虛 D. 血瘀
E. 血熱
答案:C
【解析】崩漏的常見病因:脾虛、腎虛、血熱和血瘀。
706. 患者,女,26歲,已婚。月經35天一行,量少,色淡、質稀,每于行徑出現泄瀉,腰酸膝軟,畏寒肢冷,平時帶下量多,質稀,舌淡,苔白滑,脈沉遲無力。其證候是
A. 脾虛 B. 腎虛
C. 濕熱 D. 寒濕
E. 肝木乘脾
答案:B
【解析】辨證為經行泄瀉之腎陽虛證。素體腎陽虛衰,命火不足,不能上溫脾土,運化失職,水濕并走大腸,故經行泄瀉。
707. 下列哪一項適宜采用通因通用法治療
A. 脾虛泄瀉 B. 腎虛五更泄瀉
C. 瘀血所致崩漏 D. 腎虛小便頻數
E. 虛實夾雜病證
答案:C
【解析】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藥物來治療具有通瀉癥狀的實證。只有C選項適合。
708. 患者,男,50歲。胃脘部經常隱隱作痛,時泛吐清水,喜暖惡寒,按之痛減,納差神疲,大便溏,舌苔白,脈弱。治療除取章門、內關、足三里外,還應加
A. 脾俞、肝俞、下脘 B. 脾俞、膽俞、上脘
C. 脾俞、胃俞、中脘 D. 胃俞、肝俞、三陰交
E. 胃俞、膽俞、上巨虛
答案:C
【解析】本證為中陽不振,脾胃虛寒,取背腹部俞募穴為主,肘漆以下腧穴為輔。如胃俞與中脘,脾俞與章門,屬俞募配穴法,輔以內關、足三里、三陰交,以健脾和胃止痛。
709. 治療便秘氣滯證,除選取主穴外,應加用的腧穴是
A. 脾俞、胃俞 B. 氣海、神闕
C. 關元、命門 D. 合谷、曲池
E. 中脘、行間
答案:E
【解析】便秘氣滯證取八會穴之腑會中脘通降腑氣;肝郁氣滯,瀉行間以疏肝氣。
710. 治療熱結型便秘,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A. 脾俞、胃俞 B. 氣海、神闕
C. 關元、命門 D. 合谷、曲池
E. 中脘、行間
答案:D
【解析】合谷、曲池瀉大腸腑氣以泄其熱。
711. 治療痛經,在下列穴位中應首選
A. 漏谷 B. 陽陵泉
C. 沖門 D. 地機
E. 公孫
答案:D
【解析】地機為脾經郄穴,治療月經不調,痛經。
712. 手太陽小腸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接部位是
A. 目外眥 B. 目內眥
C. 目中 D. 鼻旁
E. 口角旁
答案:B
【解析】手足少陽經交接在目外眥,手足陰明經交接于鼻旁,手足太陽經交接在目內眥。
713. 手太陰肺經在上肢的分布是
A. 內側前廉 B. 外側前廉
C. 內側中行 D. 外側后廉
E. 內側后廉
答案:A
【解析】四肢內側為陰,外側為陽,上肢內側前緣及拇指撓側端為手太陰,內側面中間為手厥陰,內側面后緣為手少陰。
714. 患者,男,24歲。頸項強痛,活動受限,頭向患側傾斜,項背牽拉痛,頸項部壓痛明顯,兼見惡風畏寒。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選用的穴位是
A. 內關、外關 B. 肩井、后溪
C. 風池、合谷 D. 血海、陰陵泉
E. 腎俞、關元
答案:C
【解析】風池祛風散寒、舒筋活絡,合谷祛表之風邪。
715. 足陽明胃經的原穴是
A. 內庭 B. 陷谷
C. 沖陽 D. 解溪
E. 豐隆
答案:C
【解析】內庭為滎穴,陷谷為輸穴,解溪為經穴,豐隆為絡穴。
716. 風邪的致病特點是
A. 黏滯 B. 凝滯
C. 升散 D. 數變
E. 炎熱
答案:D
【解析】風邪的性質和致病特征:(1)風為陽邪,輕揚開泄,易襲陽位;(2)風性善行而數變;(3)風性主動;(4)風為百病之長。
717. 下列哪項屬行針基本手法
A. 捻轉法,震顫法 B. 提插法,彈針法
C. 震顫法,彈針法 D. 提插法,刮柄法
E. 提插法,捻轉法
答案:E
【解析】行針的基本手法是針刺操作的基本動作,有提插、捻轉兩種。
718. 捻轉補瀉法中,補法的操作手法是
A. 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快
B. 捻轉角度小,用力重,頻率快
C. 捻轉角度大,用力輕,頻率快
D. 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慢
E. 捻轉角度大,用力重,頻率慢
答案:D
【解析】捻轉補瀉:針刺得氣后,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慢,操作時間短者為補法。
719. 妊娠惡阻脾胃虛弱證的特點是
A. 嘔吐消涎 B. 食入即吐
C. 嘔吐粘痰 D. 嘔吐酸水或苦水
E. 嘔吐血性分泌物
答案:B
【解析】妊娠惡阻之脾胃虛弱證癥狀有惡心嘔吐,吐出食物,甚則食入即吐,不思飲食,舌淡。
720. 按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肝經向下流注的經脈是
A. 膀胱經 B. 膽經
C. 三焦經 D. 心經
E. 肺經
答案:E
【解析】十二經脈流注次序: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721. 治療因痰飲引起的嘔吐,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A. 脾俞、章門 B. 下脘、足三里
C. 上脘、行間 D. 梁門、內庭
E. 膻中、豐隆
答案:E
【解析】豐隆運脾胃之氣,為祛痰要穴;膻中調氣,氣行而痰化。
722. 在經絡系統中,具有離、入、出、合循行特點的是
A. 奇經八脈 B. 十二經別
C. 十二經筋 D. 十二皮部
E. 十五絡脈
答案:B
【解析】十二經別的循行分布,具有離、入、出、合的特點。
723. 具有滑利關節(jié)、補益腦筋作用的是
A. 氣 B. 血
C. 津 D. 液
E. 精
答案:D
【解析】《靈樞·決氣》:“腠理發(fā)泄,汗出溱溱,是謂津?!热霘鉂M,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泄?jié)裳a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p>
724. 患者,女,26歲。非周期性子宮出血,量多、色紫紅、質稠,夾有血塊,腹痛拒按,舌紅苔黃,脈弦數。治療應首選
A. 氣海 B. 中極
C. 三陰交 D. 命門
E. 太沖
答案:C
【解析】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之交會穴,補脾統血。
725. 治療血應證時配伍補氣藥的理論依據是
A. 氣能生血 B. 氣能行血
C. 氣能攝血 D. 血能載氣
E. 血能養(yǎng)氣
答案:A
【解析】氣能生血,是指血液的化生離不開氣作為動力。臨床上治療血虛的病變,常常以補氣藥配合補血藥使用,取得良好效果,即是源于氣能生血的原理。
726.“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的理論依據為
A. 氣能生血 B. 氣能行血
C. 氣能生津 D. 氣能行津
E. 津血同源
答案:E
【解析】血和津液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轉化,這種關系成為“津血同源”,如若血液虧耗,尤其在失血時,脈中血少,不能化為津液,反而需要脈外津液進入脈中,因為導致津液不足的病變,此時不能對失血者再使用發(fā)汗的治療方法,以防津液與血進一步耗竭,故《靈樞·營衛(wèi)生會》說“奪汗者無血”。
727. 下列哪一項不是厥證虛證的臨床表現
A. 氣息微弱 B. 張口自汗
C. 膚冷肢涼 D. 四肢僵直
E. 脈沉微細
答案:D
【解析】厥證虛證表現為眩暈昏厥,面色蒼白,聲低息微,口開手撒,或汗出肢冷,舌胖或淡,脈細弱無力。
728. 患者,女,20歲,未婚。近4個月月經提前前8~10天,量多、色淡、質稀,神疲肢倦,小腹空墜,舌淡,脈緩弱,診為月經先期,其證候是
A. 氣虛 B. 實熱
C. 虛熱 D. 肝郁血熱
E. 陽盛血熱
答案:A
【解析】脾主中氣而統血,脾氣虛弱,統血無權,沖任不固以致以上諸證。
729. 患者,女,24歲,已婚。產后1周,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惡露量少、色淡,頭暈眼花,心悸,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其證候是
A. 氣虛 B. 腎虛
C. 血虛 D. 虛寒
E. 脾腎兩虛
答案:C
【解析】辨證為產后腹痛之血虛證,產后營血虧虛,沖任血少,胞脈失養(yǎng),血行遲滯,出現小腹隱隱作痛,喜按等癥。
730. 厥證的基本病理為
A. 氣虛下陷,清陽不升
B. 氣機逆亂,氣血運行失常
C. 痰隨氣升,上蒙清竅
D. 失血過多,氣隨血脫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厥證的病機主要是氣機突然逆亂,升降乖戾,氣血陰陽不相順接。
731. 下列哪項不是閉經與痛經的共同病機
A. 氣血虛弱 B. 氣滯血瘀
C. 肺腎陰虛 D. 肝腎不足
E. 寒凝血瘀
答案:C
【解析】閉經病機:氣血虛弱,腎氣虧虛,寒凝血瘀,氣滯血瘀,血??仗摚禎褡铚?病經的病機:氣滯血瘀,寒凝血瘀,濕熱蘊結,氣血虛弱,腎氣虧損。
732. 黃芪建中湯治療痛經的適應證是
A. 氣血虛弱 B. 肝腎虧損
C. 心肝血虛 D. 血虛氣滯
E. 氣滯血瘀
答案:A
【解析】黃芪建中湯可補氣養(yǎng)血,和中止痛。
733. 下列哪一項不是厥證實證的臨床表現
A. 氣壅息粗 B. 四肢僵直
C. 牙關緊閉 D. 膚冷自汗
E. 脈沉實或沉伏
答案:D
【解析】厥證實證表現為突然昏仆,面紅氣粗,聲高息促,口噤握拳,或夾痰涎壅盛,舌紅苔黃膩,脈洪大有力。
734. 胸痹總屬本虛標實之證,其標實常見為下列哪項以外
A. 氣滯 B. 血瘀
C. 痰濁 D. 陰寒
E. 火邪
答案:E
【解析】胸痹標實以寒凝、血瘀、氣滯、痰濁為主。
735. 患者,女,25歲,已婚。產后惡露量少,少腹疼痛拒按,氣粗喘促,不省人事,兩手握拳,牙關緊閉,唇舌色紫,脈澀有力。其證候是
A. 氣滯血瘀 B. 肝郁氣閉
C. 血熱瘀閉 D. 血瘀氣逆
E. 肝風內動
答案:D
【解析】辨證為產后血暈之血瘀氣逆證,產時或產后感受風寒,寒邪乘虛侵入胞中,血為寒凝,瘀滯不行,以致惡露少,敗血停留,氣機不暢,逆上攻心,攻心則擾亂神明。
736. 治療經間期出血腎陰虛證,應首選
A. 清肝止淋湯 B. 左歸丸
C. 加減一陰煎 D. 逐瘀止血湯
E. 調肝湯
答案:C
【解析】經間期腎陰不足,熱伏沖任,陽氣內動,迫血妄行,故發(fā)生出血。治以滋腎益陰,固沖止血。方用兩地湯二至或加減一陰煎。
737. 治療月經先期陽盛血熱證,應首選
A. 清經散 B. 逍遙散
C. 當歸芍藥散 D. 導赤散
E. 柴胡疏肝散
答案:A
【解析】熱傷沖任,迫血妄行而致月經提前而至,治法清熱涼血調經,方用清經散。
738. 患者,女,19歲,未婚。經來先期,量少,色紅,質稠;手足心熱,咽干口燥;舌質紅,苔少,脈細數。治療應首選
A. 清經散 B. 丹梔逍遙散
C. 兩地湯 D. 固陰煎
E. 歸腎九
答案:C
【解析】辨證為月經先期之陰虛血熱證,陰虛內熱,熱擾沖任,沖任不固,經血妄行,故出現以上諸癥,治宜養(yǎng)陰清熱,涼血調經,方為兩地湯加減。
739. 患者,女,23歲,已婚。孕后心煩少寐,渴喜冷飲,腰酸腹痛,伴陰道少量出血,舌紅苔黃,脈滑數。治療應首選
A. 清熱固經湯 B. 保陰煎
C. 加味阿膠湯 D. 加味圣愈湯
E.以上均非
答案:B
【解析】辨證為胎動不安之血熱證,宜清熱涼血,固沖安胎。選用方:保陰煎。
740. 治療痛經濕熱瘀阻證,應首選
A. 清熱調血湯 B. 龍膽瀉肝湯
C. 知柏地黃湯 D. 血府逐瘀湯
E. 加味逍遙散
答案:A
【解析】痛經濕熱瘀阻證治宜清熱除濕,化瘀止痛,方選清熱調血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741. 患者,男,50歲。右額面部束帶狀刺痛5天,局部皮膚潮紅,皮疹呈簇狀水皰,排列如帶狀,小便黃,大便干,舌紅苔薄黃,脈弦。治療除取血海、三陰交、太沖外,還應加
A. 曲池、合谷、大椎 B. 外關、合谷、俠溪
C. 尺澤、合谷、大椎 D. 風池、合谷、膈俞
E. 曲池、合谷、支溝
答案:E
【解析】曲池、合谷可宣散風熱,支溝以清瀉肝膽濕熱,行氣通經止痛。
742. 患者,女,41歲。精神抑郁善憂,情緒不寧,伴胸脅脹滿,脘悶噯氣,不思飲食,大便不調,脈弦。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選用的穴位是
A. 曲泉、膻中、期門
B. 行間、俠溪、外關
C. 外關、心俞、三陰交、太溪
D. 太溪、三陰交、肝俞、腎俞
E. 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陰交
答案:E
【解析】肝氣不舒、肝脾不調,以厥陰經穴為主,輔以足大陰經穴,取脾命健脾,心俞寧心神,足三里、三陰交健運脾胃。
743. 下列各項,不屬人工流產并發(fā)癥的是
A. 人流綜合征 B. 子宮穿孔
C. 人流后宮縮不良 D. 人流不全
E. 人流術后感染
答案:C
【解析】人工流產并發(fā)癥有:人工流產綜合反應,子宮穿孔,吸宮不全,宮腔或宮頸粘連,人流術后感染。
744. 患者,女,24歲,已婚。停經49天時診為早孕,近3天少量陰道流血,尿妊娠試驗(+),既往曾2次流產。其診斷是
A. 妊娠腹痛 B. 胎動不安
C. 胎漏 D. 墮胎
E. 滑胎
答案:C
【解析】妊娠期間,陰道不時有少量出血,時出時止,或淋漓不斷,無腰酸腹痛,稱為胎漏。
745. 患者,女,23歲,已婚。妊娠7個月,面浮肢腫,下肢尤甚,心悸氣短,腰酸無力,小便不利,舌淡苔薄潤,脈沉細,其診斷是
A. 妊娠腫脹脾虛證 B. 妊娠腫脹腎虛證
C. 妊娠腫脹氣滯證 D. 胎動不安腎虛證
E. 以上均非
答案:B
【解析】妊娠腫脹是妊娠中晚期孕婦出現肢體面目腫脹。腎氣虛弱,孕后精血下聚養(yǎng)胎,有礙腎陽輸布,不能化氣行水,關門不利,膀胱氣化失司,則發(fā)生以上諸癥。
746. 對于瘀血所致崩漏,應采用的治法是
A. 塞因塞用法 B. 益氣攝血法
C. 收澀止血法 D. 滋補肝腎法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E
【解析】瘀血所致的崩漏應采用通因通用的治法。
747. 患者,男,45歲。自覺心慌,時息時作,健忘失眠。治療應首選
A. 三陰交 B. 神門
C. 足三里 D. 太溪
E. 合谷
答案:B
【解析】神門為心經原穴,可安神定悸。
748. 患者,女,32歲。行經后小腹部綿綿作痛,喜按,月經色淡,量少。治療應首選
A. 三陰交、中極、次髎
B. 足三里、太沖、中極
C. 豐隆、天樞、氣穴
D. 陰陵泉、中極、陽陵泉
E. 三陰交、足三里、氣海
答案:E
【解析】調補氣血,溫養(yǎng)沖任為法。取三陰交、足三里補脾胃而益氣血。氣海以補氣養(yǎng)沖任,氣血充足,胞脈得養(yǎng),沖任自調。
749. 下列關于生理性帶下的描述,錯誤的是
A. 色白或無色透明
B. 質地黏稠
C. 其量適中
D. 無特殊氣味
E. 從陰道內排出的一種陰液
答案:B
【解析】生理性帶下是從陰道內排出的陰液,色白或無色透明的黏性液體,其量適中,無特殊氣味。
750. 膀胱經的合穴是
A. 上巨虛 B. 下巨虛
C. 足三里 D. 委陽
E. 委中
答案:E
【解析】上巨虛為大腸經的下合穴,下巨虛為小腸經的下合穴,足三里為胃經的合穴、下合穴,委陽為三焦經的下合穴,委中為膀胱經的合穴。
751. 患者,男,20歲。昨日起大便泄瀉,發(fā)病勢急,每日5次,小便減少。治療應首選
A. 上巨虛、太溪、腎俞、命門
B. 足三里、公孫、脾俞、太白
C. 關元、天樞、足三里、沖陽
D. 天樞、上巨虛、陰陵泉、中脘
E. 內庭、上巨虛、神闕、中脘
答案:D
【解析】急性泄瀉治以疏調腸胃氣機為主,中脘為胃募,天樞為大腸募穴,募穴為臟腑之氣所匯聚,故取二穴以調整胃腸之運化與傳導功能。手陽明下合穴上巨虛,可通調胃腸氣機,脾與胃相表里,取陰陵泉疏調脾經經氣,水精四布,清濁分道,化濕導滯,大便轉實。
752. 患者,男,52歲。嘔吐清水,胃部不適,喜熱畏寒,身倦,便溏,小便可,舌苔白,脈遲。治療除取主穴外,應加用的腧穴是
A. 上脘、胃俞 B. 肝俞、太沖
C. 腎俞、太溪 D. 脾俞、丘墟
E. 胃俞、血海
答案:A
【解析】寒邪客胃配上脘、胃俞,取上脘灸之可溫胃散寒,背俞穴胃俞配中脘可奏通降胃氣之功。
753. 患者,男,20歲。左踝部疼痛,行走時加重,喜溫熱,舌苔白,脈弦緊。治療應首選
A. 申脈、照海、昆侖、丘墟
B. 懸鐘、照海、丘墟、三陰交
C. 太溪、昆侖、陽陵泉、解溪
D. 太沖、太溪、照海、懸鐘
E. 昆侖、懸鐘、陰陵泉、申脈
答案:A
【解析】經絡循行部位選穴旨在疏通經絡氣血的阻滯,使營衛(wèi)調和則風寒濕邪無所依附而痹痛遂解,故取踝部穴位治療。
754. 心包經的原穴是
A. 神門 B. 間使
C. 大陵 D. 內關
E. 太淵
答案:C
【解析】神門為心經原穴,間使為心包經經穴,內關為心包經絡穴,太淵為肺經原穴。
755. 心經的原穴是
A. 神門 B. 間使
C. 大陵 D. 內關
E. 太淵
答案:A
【解析】心經原穴神門,間使為心包經經穴,大陵為心包經原穴,內關為心包經絡穴,太淵為肺經原穴。
756. 患者,女,45歲。失眠2個月,近日來入睡困難,有時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徹夜不眠,舌苔薄,脈沉細。治療應首選
A. 神門、內關 B. 神門、膽俞
C. 神門、三陰交 D. 心俞、脾俞
E. 心俞、足三里
答案:C
【解析】失眠主要為心、脾、腎三臟虛損,心經原穴神門調理心經經氣,寧心安神,三陰交調理肝、脾、腎氣機,使心氣安而不寐除。
757. 下列哪項不是天癸成熟的條件
A. 腎氣充盛 B. 脾氣健旺
C. 年已18歲 D. 精血充實
E. 腎陰充盛
答案:C
【解析】天癸源于先天,藏之于腎,人體發(fā)育到一定時期,腎氣旺盛,腎中真陰不斷充實,在后天水谷之精的滋養(yǎng)下化生并成熟泌至。
758. 止帶方適用于帶下病的哪種證候
A. 腎陽虛 B. 腎陰虛
C. 脾虛 D. 濕熱
E. 濕毒
答案:D
【解析】止帶方用于帶下病的濕熱下注型。
759. 患者,男,70歲,家屬代訴:患者于今晨起床后半小時,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遺尿,手撒,四肢厥冷,脈細弱。治療用隔鹽灸,應首選
A. 腎俞、太溪 B. 關元、神闕
C. 脾俞、足三里 D. 胃俞、三陰交
E. 三焦俞、內關
答案:B
【解析】任脈為陰脈之海,關元為任脈與足三陰經交會穴,可扶助元陽。神闕位于臍中,為生命之根蒂,用大艾炷重灸二穴,以回陽固脫。
760. 濕邪致病,纏綿難愈是因為
A. 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
B. 濕為陰邪,傷人陽氣
C. 濕性重濁,不易祛除
D. 濕性黏滯,不易祛除
E. 濕性趨下,為病纏綿
答案:D
【解析】濕性黏滯,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癥狀的黏滯性,二是病程的纏綿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761. 經絡系統的組成是
A. 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經筋、皮部
B. 經脈、絡脈、經筋、皮部
C. 經脈、別絡、經筋、皮部
D. 經脈、經別、經筋、皮部
E. 正經、奇經、經別、皮部
答案:B
【解析】人體的經絡系統由經脈、絡脈及其連屬部分組成
762. 十五別絡的組成是
A. 十二經脈別絡加上督、沖、任三脈的別絡
B. 十二經脈別絡加上脾、胃大絡和沖脈別絡
C. 十二經脈別絡加上脾之大絡和督脈、任脈的別絡
D. 十二經脈別絡加上胃之大絡和督脈、沖脈的別絡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解析】十五別絡,即十二正經與任督二脈各有1支別絡,加上脾之大絡,合成“十五別絡”。
763. 妊娠8~9個月時,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稱為
A. 試胎 B. 弄胎
C. 垢胎 D. 盛胎
E. 滑胎
答案:A
【解析】《醫(yī)宗金鑒》:“妊娠八九個月時,或腹中痛,痛定仍然如常者,此名試胎……”。
764. 患者,男,30歲,口角歪向右側,左眼不能閉合2天,左側額紋消失,治療應選取何經穴為主
A. 手、足少陰經 B. 手、足太陰經
C. 手、足太陽經 D. 手、足厥陰經
E. 手、足陽明經
答案:E
【解析】風寒侵襲面部陽明、少陽脈絡,以手足陽明經穴為主,手足少陽經穴為輔。
765. 患者,男,43歲。兩耳轟鳴,按之不減,聽力減退,兼見煩躁易怒,咽干,便秘,脈弦。治療應首選
A. 手、足太陰經穴 B. 手、足少陰經穴
C. 手、足少陽經穴 D. 手陽明經穴
E. 足太陽經穴
答案:C
【解析】手足少陽兩經經脈均繞行于耳,“經絡所過,主治所及”,取手、足少陽經穴治療耳鳴。
766. 患者,男,22歲。發(fā)熱惡寒,寒重熱輕,頭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脈浮緊。治療應選取何經穴為主
A. 手少陰、手太陽、手太陰經
B. 手太陰、手陽明、足太陽經
C. 手太陰、足太陽、手少陽經
D. 手陽明、足陽明、手太陰經
E. 手太陰、手少陽、足少陽經
答案:B
【解析】風寒感冒以疏風散寒,清熱宣肺為主,肺主皮毛,太陽主一身之表,大陰、陽明互為表里,以疏散風寒、宣肺氣。
767. 循行于上肢內側中線的經脈是
A. 手太陽經 B. 手少陽經
C. 手厥陰經 D. 手少陰經
E. 手太陰經
答案:C
【解析】陰經行于內側,上肢內側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后。
768. 患者,女,53歲??人栽掠啵又?周,咳引胸脅疼痛,痰少而稠,面赤咽干,舌苔黃少津,脈弦數。治療應選取何經穴為主
A. 手太陰、手陽明經 B. 手太陰、足太陰經
C. 足陽明、手陽明經 D. 足太陰、足厥陰經
E. 足厥陰、手太陰經
答案:E
【解析】肝火爍肺型咳嗽以手太陰、足厥陰經穴為主,以清肺熱、泄肝經邪熱。
769. 循行于腹中線旁開2寸,胸中線旁開4寸的經脈是
A. 手太陰肺經 B. 足陽明胃經
C. 足少陰腎經 D. 足太陰脾經
E. 足厥陰肝經
答案:B
【解析】腎經循行于腹中線旁開0.5寸,胸中線旁開2寸;脾經循行于腹中線旁開4寸,胸中線旁開6寸。
770. 厥證實證治法宜
A. 順氣開郁 B. 活血順氣
C. 開竅醒神 D. 行氣豁痰
E. 和中消導
答案:C
【解析】厥證實證治宜開竅、化痰、辟穢而醒神。
771. 治療昏迷,高熱,咽喉腫痛,應首選
A. 四縫 B. 十宣
C. 四神聰 D. 合谷
E. 曲池
答案:B
【解析】十宣穴主治昏迷、高熱、咽喉腫痛、指端麻木。
772. 十二經脈中,相表里的陰經與陽經的交接部位在
A. 四肢部 B. 胸部
C. 腹部 D. 頭部
E. 面部
答案:A
【解析】陰經與陽經在手足銜接,陽經與陽經在頭面部銜接,陰經與陰經在胸部銜接。
773. 治療癃閉、遺尿的穴位是
A. 太沖 B. 大陵
C. 神門 D. 內關
E. 陰郄
答案:A
【解析】太沖為足厥陰肝經穴,肝經主治病候:嘔逆、遺尿、癃閉、疝氣等。
774. 治療風火牙痛,除選取主穴外,應加用的腧穴是
A. 太溪、行間 B. 太溪、外關
C. 太沖、曲池 D. 太沖、陽溪
E. 外關、風池
答案:E
【解析】外關、風池,疏散風熱、解表。
775. 足三陰經從開始部位至內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
A. 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后
B. 厥陰在前,少陰在中,太陰在后
C. 少陰在前,太陰在中,厥陰在后
D. 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后
E. 太陰在前,少陰在中,厥陰在后
答案:D
【解析】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上8寸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少陰在后,至內踝上8寸以上則太陰交出于厥陰之前。
776. 患者,男,31歲。目赤腫痛,羞明流淚,伴頭痛發(fā)熱,脈浮數。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選用的是
A. 太淵、風池 B. 上星、少商
C. 行間、俠溪 D. 太溪、魚腰
E. 外關、四白
答案:B
【解析】目赤腫痛屬風熱,取少商、上星加強疏風清熱,穴位可點刺放血以泄熱消腫。
777. 生化湯治療瘀血阻滯沖任,瘀阻胞宮而致的產后惡露淋漓不爽,常加用的藥物是
A. 桃仁、赤芍 B. 紅花、赤芍
C. 蒲黃、五靈脂 D. 茜草、益母草
E. 黑荊芥、茜草
答案:D
【解析】生化湯加茜草、益母革以增祛瘀止血之效。
778. 下列哪組屬行針輔助手法
A. 提插法,捻轉法,震顫法
B. 提插法,捻轉法,彈針法
C. 震顫法,彈針法,刮柄法
D. 提插法,捻轉法,刮柄法
E. 提插法,刮柄法,震顫法
答案:C
【解析】提插、捻轉為行針的基本手法。輔助手法:循法、刮法、彈法、搓法、搖法、震顫法。
779. 中醫(yī)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則是
A. 調整陰陽 B. 調理氣血
C. 扶正祛邪 D. 標本緩急
E. 因人因地制宜
答案:A
【解析】陰陽失衡是疾病的基本病機,調整陰陽即為治病的根本原則。
780. 患者,男,48歲。頭脹痛近2年,時作時止,伴目眩易怒,面赤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選用
A. 頭維、內庭、三陰交
B. 血海、風池、足三里
C. 風池、列缺、太陽
D. 太溪、俠溪、太沖
E. 豐隆、太陽、風門
答案:D
【解析】肝陽上亢頭痛取足厥陰經,太沖、俠溪平肝,太溪補腎,共奏育陰潛陽之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781. 下列哪項不是厥證的主要臨床表現
A. 突然昏倒
B. 不省人事
C. 四肢厥冷
D. 輕者短時間自會逐漸蘇醒
E. 清醒后可見偏癱、失語、口眼歪斜等后遺癥
答案:E
【解析】厥證是以突然暈仆,不省人事,四肢逆冷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癥。病情輕者,一般在短時間內蘇醒,但病情重者,則昏厥時間較長,嚴重者甚至一厥不復而導致死亡。E選項為中鳳的主要表現之一。
782. 下列哪項不是壽胎丸的組成藥物
A. 菟絲子 B. 杜仲
C. 桑寄生 D. 川斷
E. 阿膠
答案:B
【解析】壽胎丸的組成藥物是菟絲子、桑寄生、川斷、阿膠。
783. 三焦經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
A. 外側前緣 B. 內側中線
C. 外側后緣 D. 內側前緣
E. 外側中線
答案:E
【解析】手足三陽經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后。
784. 患者,女,24歲,已婚。產后10天,高熱3天,小腹疼痛拒按,惡露量少、色紫黯,有臭味,煩熱渴飲,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而干,脈數有力。其證候是
A. 外感風熱 B. 陰虛內熱
C. 血熱 D. 血瘀
E. 感染邪毒
害案:E
【解析】辨證為產后發(fā)熱之感染邪毒證,產后血室正開,胞脈空虛,若產時接生不慎或產后護理不潔,邪毒乘虛入侵胞宮,正邪交爭可出現以上諸癥。
785. 治療腎虛型牙痛,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A. 外關、風池 B. 太溪、行間
C. 太溪、外關 D. 太沖、曲池
E. 太沖、陽溪
答案:B
【解析】補太溪滋補腎陰,瀉行間以清肝火,治腎陰虛牙痛。
786. 患者,女,31歲。右側牙痛3天,齦腫,痛劇,伴口臭,口渴,大便3日未行,舌苔黃,脈洪。治療除取頰車、下關穴外,還應加
A. 外關、風池 B. 太溪、行間
C. 中渚、養(yǎng)老 D. 合谷、內庭
E. 太沖、曲池
答案:D
【解析】手足陽明經穴為主,合谷清手陽明之熱,頰車、內庭、下關疏泄足陽明經氣。
787. 患者,女,50歲。左側牙痛半月,齒齦腫,隱隱作痛,夜晚疼痛加劇,齒根松動,口不臭,伴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細。治療除取頰車、下關穴、合谷外,還應加
A. 外關、風池 B. 太溪、行間
C. 中渚、養(yǎng)老 D. 合谷、內庭
E. 太沖、曲池
答案:B
【解析】補太溪滋補腎陰,瀉行間以清肝火,用于虛火牙痛。
788. 脾經的郄穴是
A. 外丘 B. 梁丘
C. 中都 D. 地機
E. 金門
答案:D
【解析】地機為脾經郄穴,外丘為膽經郄穴,梁丘為胃經郄穴,中都為肝經郄穴,金門為膀胱經郄穴。
789. 大腸的下合穴是
A. 委中 B. 足三里
C. 上巨虛 D. 下巨虛
E. 陽陵泉
答案:C
【解析】委中為膀胱經的合穴,足三里為胃經的合穴、下合穴,上巨虛為大腸經下合穴,下巨虛為小腸經下合穴,陽陵泉為膽經的合穴。
790. 患者,男,55歲。1年來每日黎明之前腹微痛,痛即泄瀉,或腸鳴而不痛,腹部和下肢畏寒,舌淡苔白,脈沉細,治療除取主穴外,還應加
A. 胃俞、合谷 B. 肝俞、內關
C. 三焦俞、公孫 D. 命門、腎俞
E. 關元俞、三陰交
答案:D
【解析】腎陽虛泄瀉,取命門、腎俞溫腎壯陽,溫煦脾土,以奏溫養(yǎng)脾腎、腐熟水谷之功,屬治本之法。
791. 下列哪項不是引起不寐的原因
A. 胃中不和,痰熱內擾 B. 思慮勞倦,內傷心脾
C. 心虛膽怯,心神不安 D. 陰虛火旺,肝陽擾動
E. 氣郁痰結,阻閉神明
答案:E
【解析】不寐的病因主要有: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常、勞逸失調、病后體虛。E選項不為其主要病因。
792.“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治宜河方
A. 烏頭赤石脂丸 B. 瓜蔞薤白白酒湯
C. 瓜蔞薤白半夏湯 D. 積實薤白桂枝湯
E. 人參養(yǎng)榮湯
答案:D
【解析】《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793. 臨產調護六字要訣是
A. 惜力、忍痛、勿慌 B. 睡、忍痛、慢臨盆
C. 安靜、忍痛、整潔 D. 安靜、睡眠、忍痛
E.睡、忍痛、少活動
答案:B
【解析】《達生篇》:“睡,忍痛,慢臨盆”。
794. 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后方的腧穴是
A. 下關 B. 聽宮
C. 聽會 D. 耳門
E.顴髎
答案:B
【解析】下關在顴弓與下頜切跡所形成的凹陷中;聽會在耳屏間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的后緣;耳門在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后緣凹陷處;顴髎在顴骨下緣凹陷處。
795. 患者外感風熱,咽喉赤腫疼痛,吞咽困難,咽干,咳嗽。治療應首選
A. 下關 B. 內庭
C. 太溪 D. 少商
E. 廉泉
答案:D
【解析】少商系手太陰經之井穴,點刺放血,可清泄肺熱,為治咽喉腫痛之主穴。
796. 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則是
A. 先扶正后祛邪
B. 先祛邪后扶正
C. 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
D. 扶正與祛邪并用
E. 以扶正為主,兼以祛邪
答案:C
【解析】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則是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
797. 患者,女,28歲,已婚。產后半月,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苔薄白,脈浮緊。治療應首選
A. 小柴胡湯 B. 生化湯
C. 敗毒散 D. 桂枝湯
E. 荊防四物湯
答案:E
【解析】辨證為產后發(fā)熱之外感證。選用方:荊防四物湯。
798. 治療產后發(fā)熱感染邪毒證,應首選
A. 小柴胡湯 B. 大柴胡湯
C. 生化湯 D. 白虎湯
E. 解毒活血湯
答案:E
【解析】新產血室正開,胞脈空虛,邪毒乘虛內侵,正邪交爭,故出現高熱寒戰(zhàn)等癥,宜清熱解毒,涼血化瘀,方為解毒活血湯加減。
799. 下列哪項不是直接導致沖任損傷的因素
A. 邪毒感染 B. 郁怒悲傷
C. 房勞多產 D. 跌撲閃挫
E. 寒濕之邪
答案:B
【解析】經期產后血室正開,調理不當外邪乘虛而入直傷沖任胞宮;房勞多產耗傷氣血,屢孕屢墜,重傷氣血損傷沖任、胞宮、胞脈、胞絡以及耗精傷腎;跌撲閃挫,致使氣血紊亂,或瘀阻子宮,損傷沖任。郁怒悲傷可間接導致沖任損傷。
800. 扶正的治則,適用于下列哪一種病證
A. 邪氣盛,正氣未衰
B. 正氣虛,邪氣也不盛
C. 邪氣盛,正氣已虛
D. 邪盛正虛,但正氣尚耐攻伐
E. 以上都不適宜
答案:B
【解析】扶正適用于虛證或真虛假實證。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