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報名進行中,小編特編輯整理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資料、試題,希望對您的考試有所幫助!
60霍布森選擇效應
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販馬時,把馬匹放出來供顧客挑選,但附加一個條件即只許挑選最靠近門邊的那匹馬。顯然,加上這個條件實際上就等于不讓挑選。對這種沒有選擇余地的所謂"選擇",后人譏諷為"霍布森選擇效應"。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誰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就不可能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簡單:好與壞、優(yōu)與劣,都是在對比選擇中產生的,只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供對比選擇、判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種判斷只需要說"是"或"非"的話,這能算是判斷嗎?只有在許多可供對比選擇的方案中進行研究,并能夠在對其了解的基礎上判斷,才算得上判斷。因此,沒有選擇余地的"選擇",就等于無法判斷,就等于扼殺創(chuàng)造。
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系實驗中發(fā)現了實驗者效應,稱霍桑效應。 實驗的第一階段是從1924年11月開始的工作條件和生產效益的關系,設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結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實驗組產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變的控制組產量也增加。另外,有試驗了工資報酬、工間休息時間、每日工作長度和每周工作天數等因素,也看不出這些工作條件對生產效益有何直接影響。第二階段的試驗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領導的,著重研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的關系,結果發(fā)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實驗者在精神方面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參加試驗的工人被置于專門的實驗室并由研究人員領導,其社會狀況發(fā)生了變化,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參與試驗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從而使工人從社會角度方面被激勵,促進產量上升。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同學或自己受到公眾的關注或注視時,學習和交往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明白什么樣的行為才是同學和老師所接受和贊賞的,我們只有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贊賞,也才可能讓我們的學習不斷進步,充滿自信!
61霍桑效應
在美國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制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具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yī)療制度和養(yǎng)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仍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很不理想。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組織了一個由心理學家等多方面專家參加的研究小組,在該工廠開展一系列試驗研究。這一系列試驗研究的中心課題是生產效率與工作物質條件之間的相互關系。這一系列試驗研究中有個"談話試驗",即用兩年多的時間,專家們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余人次,規(guī)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并做詳細記錄;對工人的不滿意見不準反駁和訓斥。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量大幅度提高。這是由于工人長期以來對工廠的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諸多不滿,無處發(fā)泄,"談話試驗"使他們這些不滿都發(fā)泄出來,從而感到心情舒暢,干勁倍增。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奇妙的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人在一生中會產生數不清的意愿和情緒,但最終能實現能滿足的卻為數不多。對那些未能實現的意愿和未能滿足的情緒,切莫壓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計地讓它宣泄出來,這對人的身心和工作都有利。據載:如今有單位專門設立"牢騷室",這正是"霍桑效應"在管理.轉貼于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62棘輪效應
商朝時,紂王登位之初,天下人都認為這位精明的國君的治理下,商朝的江山一定會堅如磐石。
有一天,紂王命人用象牙做了一雙筷子,十分高興地使用這雙象牙筷子就餐。他的叔父箕子見了,勸他收藏起來,而紂王卻滿不在乎,滿朝文武大臣也不以為然,認為這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
箕子為此憂心忡忡,有的大臣莫名其妙地問他原因,箕子回答說:"紂王用象牙做筷子,必定再不會用土制的瓦罐盛湯裝飯,肯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制成的飯碗;有了象牙筷、犀牛角杯和美玉碗,難道還會用它來吃粗茶淡飯和豆子煮的湯嗎?大王的餐桌從此頓頓都要擺上美酒佳肴了;吃的是美酒佳肴,穿的自然要綾羅綢緞,住的就要求富麗堂皇,還要大興土木筑起樓臺亭閣以便取樂了。對這樣的后果我覺得不寒而栗。"
僅僅5年時間,箕子的預言果然應驗了,商紂王瓷意驕奢,便斷送了商湯綿延500年的江山。
在上面的故事中,箕子對紂王使用象牙筷子的評價,運用了現代經濟學一種消費效應――棘輪效應。
所謂棘輪效應,又稱制輪作用,是指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調整,而難于向下調整。尤其是在短期內消費是不可逆的,其習慣效應較大。這種習慣效應,使消費取決于相對收入,即相對于自己過去的高峰收入。
這一效應是經濟學家杜森貝提出的。古典經濟學家凱恩斯主張消費是可逆的,即絕對收入水平變動必然立即引起消費水平的變化。針對這一觀點,杜森貝認為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消費決策不可能是一種理想的計劃,它還取決于消費習慣。這種消費習慣受許多因素影響,如生理和社會需要、個人的經歷、個人經歷的后果等。特別是個人在收入最高期所達到的消費標準對消費習慣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棘輪效應可以用宋代政治家和文學家司馬光一句著名的話來概括: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出自他寫給兒子司馬康的一封家書《訓儉示康》中,除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著名論斷,他還說:"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司馬光秉承清白家風,不喜奢侈浪費,倡導儉樸為美,他寫此家書的目的在于告誡兒子不可沾染紈绔之氣,保持儉樸清廉的家庭傳統(tǒng)。
在物質不再匱乏,生活必須品不再靠計劃供應的今天,在保健品、營養(yǎng)品、吃飯穿衣以及文娛活動極其豐富的家庭生活環(huán)境里,再提"由奢入儉"是不是有些不合時宜。
誠然,棘輪效應是出于人的一種本性,人生而有欲,"饑而欲食,寒而欲曖",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欲望。人有了欲望就會千方百計地尋求滿足。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們對于欲望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縱,對于過度的及至貪得無厭的奢求,必須加以節(jié)制。如果對自己的欲望不加限制的話,過度地放縱奢侈,沒能培養(yǎng)儉仆的生活習慣,必然會使自古"富不過三代"之說就成了必然,就必然出現"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xiāng)必盜"的情況。
西方一些成功企業(yè)家雖家境富裕,但依然對子女要求極嚴,從不給孩子更多的零花錢,甚至寒暑假還讓孩子四處打工。這些成功企業(yè)家并不是苛求子女能為自己多賺一點錢,而是希望子女懂得每一分錢的來之不易,懂得儉仆和自立。
這一點在比爾·蓋茨的身上體現尤為明顯。微軟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個人資產總額達460億美元。但是他在巴黎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說,將要把自己的巨額遺產返還給社會,用于慈善事業(yè),而只給三個子女繼承區(qū)區(qū)幾百萬美金
比爾·蓋茨的慈善事業(yè)始于1993年秋天。當時,他和后來成為他妻子的梅琳達等人到非洲旅游,當地人民的極度貧困激起蓋茨心靈的震顫。蓋茨感慨之余,建立了9400萬美元的基金會。
2000年1月,蓋茨將原先的兩個基金會合并,組成了"比爾與梅琳達基金會"。這一基金會由父親老蓋茨統(tǒng)領,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會,總額高達240億美元。老蓋茨說,他的退休生活其樂無窮。他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揮霍"兒子賺來的財富上,把這些錢拿來捐贈給全球各地的醫(yī)療和教育計劃。
蓋茨夫婦曾經表示,他們死后,只有幾百萬美元的遺產會屬于自己的孩子,其他部分,將都捐給慈善事業(yè)。有記者好奇地問梅林達,難道不擔心將來孩子們會因此而恨他們嗎?梅林達回答道:"他們三人現在還小,我現在只能和他們談談吃的、穿的東西。將來,他們肯定會得到一些財產,不過我們會等他們長大些再跟他們談這個。我們相信,如果父母的教育得法,孩子們對待財富的看法不會和我們不同。"
蓋茨認為,擁有很多不勞而獲的財富,對于一個站在人生起跑點的子女來說并不是件好事,他覺得子女的人生和潛力應和出身的富貴和貧寒無關。比爾?蓋茨稱 ,他和妻子耳濡目染在健康、教育、研究等領域還存在著的很多不平等現象。因此,決定將自己的財產用于解除這樣的不平等上。他還希望其他有錢人也能夠將自己的財產回歸社會、用于解決社會上存在的不平等。
從社會的角度業(yè)說,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不能放任棘輪效應任意發(fā)揮作用,無限制地利用資源來滿足人類無盡的欲望。有一位作家曾經把那些過度使用資源的人類個體比作癌細胞――
"我們常以為癌細胞是不健康的細胞,其實不然,癌細胞是最健康、最有活力的,別的細胞雖然會分裂,但分裂會有止境。癌細胞的分裂永遠不會停止。不斷的分裂需要養(yǎng)分,但是人的養(yǎng)分有限,癌細胞的不斷分裂最后將其它正常細胞的養(yǎng)分吸取得一乾二凈。
……因為太健康,所以我們吃得多。因為有錢,所以我們消耗掉大量能源??墒?,地球上就這么多資源,我們用得多,其它人類就倒霉了。
百分之八十的資源,由百分之二十的人類消耗掉。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們這樣地吃遠洋的魚,全地球海里的魚只夠我們吃一天。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們一樣地享受,地球上的資源能撐多久?"
但是從社會人文的角度來考察,卻存在著一個奇怪的悖論,那就是:雖然癌細胞無論對人體還是社會都造成巨大的負擔,在我們的身邊卻到處充斥著一種尊崇"癌細胞"的文化,
那些如正常細胞一樣進行次數有限的成長者,即使周圍養(yǎng)分充足,仍會彼此聯(lián)絡,以決定是否自我限制。這些人被我們視為是一些無能無為的"弱者",而那些與此相對的所謂"強者",卻像癌細胞一樣缺乏正常細胞具有的抑制機制,會不顧周遭環(huán)境,無止盡的擴張和成長。他們一有機會就會脫離原有的環(huán)境,移轉到其它地方發(fā)展新天地,他們揮霍著人類社會大部分的資源營養(yǎng),并且一有機會就會攻擊那些對社會進行必要調整的活動。
這樣的"強者"中,無時無刻不生活在對資源的巨大浪費之中,卻被尊為時代的英雄,最可悲的是,人們尊崇他們并不是因為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和付出,卻是因為他們一擲千金的豪氣、窮奢極侈的揮霍……
研究棘輪效應的負面作用,可以盡可能降低我們這個世界上"癌細胞"的數量,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也更加穩(wěn)定地發(fā)展。
本周熱門: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