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礎階段復習策略
中國古代史在全國歷史學統(tǒng)考考試中所占的比例為30%,其脈絡比較 清晰一些,主要是按照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斷代的順序敘述,其中每個斷代又可分為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民族關系、對外交往等幾 個部分。這是基本的框架。歷史長河是由一個個人物、事件等元素匯流而成,因此知識點也顯得比較零碎、龐雜。在了解知識框架的同時,同學們一定要結合韓教授 的講解要對這些小的知識點進行全面復習。
在中國古代史基礎階段的復習中,除了要對歷史框架及其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掌握外,還要要結合韓教授的講解進行有重點的復習,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省 很多時間,而且對于知識的掌握更有層次,比如應清楚中國古代一些重要的制度的沿革和具有重大影響的歷史現(xiàn)象,比如田制、賦役制度、選舉制度、官僚制度、兵 制、中央與地方關系、中華文化發(fā)展脈絡、中國古代經(jīng)濟重心南移等問題。這些都是材料題和簡答論述題考的重點,所以要對這些重要的知識點要重點掌握。從歷年 的考試真題分析中可以看出, 中國古代史在選擇題、名詞解釋、材料題、簡答題里面都有涉及,所以在此階段要既全面而又有重點的進行復習,為以后的強化提高奠基。
因此在復習時我們可以遵循以下復習方法:
第一,先具體后抽象。
歷史學的最大特點在于其時間性。如果不考慮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可以說,一部古代史就是各個王朝的累加?;谶@樣的特點,復習中國古代史,應以時間為線 索,先了解、熟悉、掌握各個朝代的具體狀況,在此基礎上,再去關注跨越幾個朝代甚至整個中國古代的重要專題。缺乏對具體朝代、具體事實的了解,匆忙進入專 題史的閱讀,將會遺漏許多知識點,對專題的認識也不會深入,只是一種死記硬背,考試時很難有好的發(fā)揮。
第二,以面為主,以點為輔。
這個方法主要針對初學者而言。具體說來,初讀教材,目的在于對歷史過程的概括性了解,可以說沒有任何重點,尤其不要過于關注或強記考試點,特別是十分具 體的考試點,如考試中的選題填空,教材中事件發(fā)生的具體年代。那樣將會分散對歷史整體了解的注意力。以西漢為例:不分輕重,閱讀三次,然后試著回憶,你可 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十分具體、瑣碎的知識點印象模糊,如漢文帝時期賦稅征收的數(shù)額、減輕刑罰的具體名目、察舉制的年代、對匈奴作戰(zhàn)的年代等,留在你腦海中的是 比較概括性的內容,如文景之治有經(jīng)濟方面的減輕賦稅,法律方面的輕刑慎罰,民族方面的和親以及漢武帝時期的一些重大舉措等。這說明你的閱讀有了重大收獲, 已經(jīng)開始建立起對文、景、武三朝的平面認識。至于模糊的知識點,不要著急,那是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其他各朝代均是如此。
第三,閱讀與回憶相結合。
一部教材,可以先讀三遍,有了一定了解后,試著回憶學過的知識。需要注意的是:你所回憶的并非零碎的知識,而是從原始社會到明清時期的整個古代史,這其 中沒有重點非重點之分,按順序回憶每個朝代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民族、文化、思想、科技及對外關系等。這樣做的好處有至少有兩個:一是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時 間,如車上、路上、枕邊甚至排隊時均可從事這項工作;而且這種回憶用時甚少,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將教材內容回憶一遍。二是變死記為記憶。你的記憶并非對原文 的復述,而是大概意思的回憶,不求與原文一致,只求大意,最終的收獲將是“得意忘言”。進行回憶,你只需帶一支筆,一片紙,將印象模糊或一無所知的內容做 成筆記,然后再到教材中尋找,補足。
當然,按朝代順序的回憶做得足夠好以后,你就需要變換回憶的主題了??梢栽僖匀宋锘驅n}為線索,進 行回憶。你可以隨時在空閑時間回憶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的事跡,也可以隨時回憶某個專題,如漢與匈奴的關系,唐與突厥的關系。整個古代史 肯定經(jīng)不起你這樣縱橫結合的無數(shù)次回憶,如果能夠始終如一地堅持下來,你將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并最終達到很高的境界,整個古代史將轉化為你自 己的知識,任由你使用、發(fā)揮。無論縱向、橫向,還是選擇、史料,你將無往而不利。
第四,相互比較,適當剪裁。
對教材有了比較充足的了解后,復習過程中,要注意適當刪減一些不必要的內容。例如:每個朝代的經(jīng)濟發(fā)展均包含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等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 繁瑣、細碎,全部牢記既費時費力,亦無必要,應將精力放在每個朝代有特色的方面。如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具在整個古代并沒有根本性的變化,要掌握的內容主要有:商代 耒耜、春秋鐵器、漢代犁鏵、唐代曲轅犁、簡車等。其他內容亦應如此處理。這樣,經(jīng)濟發(fā)展方面的內容事實上較之教科書要大大減少,掌握起來難度也將大大降 低。
第五,固定復習時間。
這個固定主要指每天應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復習,保持連 續(xù)性。歷史學需要記憶,但并非死記硬背的學科,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掌握,效果會事半功倍。理解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非一蹴而就。因此集中時間段對歷 史進行沖刺,絕對不可能取得成功。盡量保持每天一讀,這樣始終保持對古代史的一種感覺,同時復習周期越短、記憶效果越佳,效果會更好。每天交叉復習中國史 和世界史,不要連續(xù)數(shù)天只看古代史、或世界史,這意味著每一專業(yè)的復習周期延長,結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復習前面又忘了后面,這種無序或周期很長的復習效 率很低,談不上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同時交叉復習(最好古代與古代對應,近現(xiàn)代與近現(xiàn)代對應),可以將兩者互相對比,互相聯(lián)系,比如同一年代發(fā)生的事件,就 可以聯(lián)系起來記憶。時間的長度也最好固定,比如每天各拿出三小時復習中國史和世界史。
同時我們應當注意的是以下復習重點:
第一、重點時段。從整個歷史的連貫性角度言,無所謂重點時段,因為歷史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無法割裂的,缺少任何一個時段,歷史將會斷裂,變得支離破碎。但若就 考研關注點或蘊含知識點而言,一般以漢、唐、宋、明、清為主;魏晉南北朝、西周、春秋戰(zhàn)國、元次之;夏、商、五代十國又次之;原始社會當然是最次要的了。 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一般的劃分,不可過分拘泥??荚嚨年P注時段會隨歷年考題的變化而變化。如某一時段經(jīng)常成為歷年的考點,也許就意味著下一次考點就會轉移 方向。再者,排得較后的朝代整體說來知識含量較少,但就某一問題而言,其重要性絕不下于靠前的王朝。典型之例如元朝的“行省制度”,毫無疑問是中國古代政 治制度史上最重大的問題之一。又如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是中國古代三大選舉制度之一,當然也十分重要。如果僅根據(jù)時段的劃分就忽略這些重大問題,顯 然有膠柱鼓瑟之嫌。因此,時段重點的劃分并不沒有太大的意義??忌杏?、切記!三年的考題均可證明此點。
第二、重點專題。以專題進行排 列,其輕重大致如下:政治、經(jīng)濟、民族關系、社會階層、思想、文化、軍事。這個劃分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不同時段,專題輕重會有變化。例如民族問題的重要 性似乎不如政治、經(jīng)濟,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卻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問題,而政治制度在此時反倒不怎么引人注目了(九品中正制是最重要的制度,08已考)。南 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是此段的重點。又如社會階層,隋唐以前較重要,以后不太重要。但隋唐以前所占地位也不相同,春秋戰(zhàn)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階層相當重要, 成為這兩個時期社會變動的特點之一。要掌握一個時段內專題的輕重,必須了解這個時段的歷史特色,切記生搬硬套。二是,同一專題在不同時段會以不同形式表現(xiàn) 出來 。如民族關系在清代體現(xiàn)為國家疆域問題,這是民族關系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也是清代的歷史主題之一。三是,“政治”含蓋的內容比較廣泛,政治制度當然是最重 要的組成部分,軍事制度、選舉制度、法制制度也包括其中。除此而外,還包含政治史。這在教材中占有相當大的篇幅。一般說來,政治史考大題的可能性不大,更 多是對知識點的考察,如名詞、選擇填空等。
第三、重點人物。相對而言,這個劃分比較準確,每個時段的重要人物一般都有定論,主要指與社 會變動密切相關,或對社會變動影響巨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特別是前者,在自己所處的時代中,其行為、措施可以涵蓋多個方面,甚至通過了解其人,就可以了解 某一時代的歷史風貌。最典型的如秦皇、漢武、光武、曹操、魏文、隋帝、唐宗(二宗)、宋祖、成吉思汗、忽必烈、明太祖、成祖、康、雍、乾等人,而管仲、李 悝、商鞅、楊炎、王安石、張居正、韓非、董仲舒、朱熹、王陽明等人也對歷史影響巨大??佳幸苍S不會單獨將某一人物作為考題,但完全可以將與其有關的某一方 面或某幾方面作為考試內容,因此,一定要掌握這些歷史人物。
第四、專題內的重點與非重點。同一個專題,并非所有內容都很重要,這主要指 思想文化方面。如思想方面,主要是有特色的思想,諸子百家、董仲舒新儒學、經(jīng)今古文之爭、魏晉玄學與佛教、朱熹理學、王陽明心學、比較重要,其他次要。就 科技文化言,由重到輕排列:史學→地理學→金石學→科技(包含醫(yī)、數(shù)、化、建筑、)→藝術→文學。就中外交流言,宋以前應重點關注與東亞、南亞特別是朝、 日關系,元以后重點關注與西方的關系。
第五、制度重要,過程次要。
第六、重要改革。改革很難將其歸屬在哪一方面,因 為大多數(shù)改革涉及諸多方面。比較重要的改革始終是考試的關注點,主要有如下幾個改革:管仲相齊、李悝變法、商鞅變法、王莽改制、前秦改革、北魏改革、周武 改革、劉晏改革、楊炎改革、后周改革、慶歷新政、王安石改革、張居正改革。在某一時代,改革是當時的主旋律,就更要予以關注,因為這是理解當時社會特色的 關鍵,如春秋戰(zhàn)國,可以說就是一部改革史。
第七、重點事件與重點年代。政治事件、重要戰(zhàn)役、重要區(qū)域、統(tǒng)一年代、改革年代、制度頒行年代。
相關文章:
2013年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數(shù)學考試大綱匯總
更多關注:2014年研究生考試入門指導及報考指南 2014年研究生考試招生簡章匯總
(責任編輯:r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