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4分,共42分)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30.一天,一位老師給學生上科學課,主題是“尋找有生命的物體”。老師安排學生去校園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尋找有生命的物體,并書寫記錄。走出課堂的孩子們顯得很興奮,不久,一位同學跑過來說:“老師,我捉到一只螞蚱?!逼渌瑢W也圍過來看,突然,一個同學說:“這是只公的?!眹^的同學哄堂大笑。老師問道:“你怎么知道的?”“我觀察的,公螞蚱有勁,跳的高?!彼孕诺恼f。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確實難能可貴!老師及時表揚道:“你真是一個小生物學家,科學就是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希望你能認真研究一番?!焙⒆诱J真地點點頭,就在這時,又一位同學跑過來告狀:“一個同學把螞蚱踩死了?!崩蠋熀芸煲庾R到這是一個絕好的教育機會。他走過去,幾個同學正在氣呼呼地責備那個同學。這位老師說:“一個螞蚱也是一個有生命的物體。我們應該愛護每一個有生命的物體。我相信,這位同學一定是無意踩死的。這樣吧,老師提一個建議:不如挖一個坑,把它安葬了吧!”于是,在學校的草地上,舉行了一個特殊的“葬禮”。可以說在這潛移默化中.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珍惜,會比多少遍說教來得更為深刻有效!
問題:試從教師職業(yè)理念的角度,評析該老師的教學行為。(14分)
31.何老師班上的小龍,經(jīng)常遲到、曠課、不完成作業(yè),還欺負同學。在多次批評教育無效后,何老師決定到他家去一趟,向他父母告狀。到小龍家時,何老師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正在做家務。見到何老師,小龍吃了一驚,但還是喊了一聲“老師好”后跑回房里,同小龍父母交談后,何老師了解到小龍家庭貧困,父母每天早出晚歸,疏于教導,讓孩子養(yǎng)成了一些壞習慣。但這孩子在家還挺懂事,也能幫忙干活。于是,何老師把本來告狀的話收了回來。第二天,何老師在班上表揚了小龍懂禮貌,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在家能做家務,希望同學們能像小龍學習。接下來,老師安排他負責班級衛(wèi)生工作,并對他的盡職盡責及時予以表揚。沒過多久,小龍在課堂上認真多了,同學關系也融洽了,還成為了老師的得力助手。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yè)道德的角度,評析何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2.比如園里那一棵古松,無論是你是我或是任何人一看到它,都說它是古松,但是你從正面看,我從側面看,你以幼年人的心境去看,我以中年人的心境去看,這些情境和性格的差異都能影響到所看到的古松的面目,古松雖只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卻是兩件事。假如你和我各把所得的古松的印象畫成一幅畫或是寫成一首詩,我們倆藝術手腕盡管不分上下,你的詩和畫與我的詩和畫相比較,卻有許多重要的異點。這是什么緣故呢?這是由于知覺不完全是客觀的,各人所見到的物的形象都帶有幾分主觀的色彩。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學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人同時來看這棵古松。我們三人可以說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樹,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你心里盤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樣去買它,砍它,運它。我把它歸到某類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樹的異點,思量它何以活得這樣老。我們的朋友卻不這樣東想西想,他只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的蒼翠的顏色,它的盤屈如龍蛇的線紋以及它的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從此可知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極平常的知覺都帶有幾分創(chuàng)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成分。
(摘編自朱光潛《談美》)
問題:
(1)作者為什么說(園里)“這棵古松并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4分)
(2)請另舉一例,談談你對文中畫線句子“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成分”的理解。(10分)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50分)
3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文章。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對教師的期望,也是他師范教育實踐的指導思想。有人說:“教師要教給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所以,‘學高’太重要了?!币灿腥苏f:“教師以育人為天職,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所以,‘身正’最重要?!薄敲?,你的看法呢?
請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題目自擬,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jié)課
課程推薦
教師資格
[筆面護航班]
筆試+面試 協(xié)議保障 2期重學高端服務
教師資格
[沖關暢學班]
入門+進階 精選教材 協(xié)議保障 1期重學
教師資格
[精品樂學班]
課程模塊 準題庫自主練習重點強化學科全面
教師資格
[面試特訓班]
全新升級模塊 協(xié)議重學 研發(fā)資料班主任督學
教師資格
[面試精品班]
課程模塊 學科試講 高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