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二節(jié) 口腔炎(1) :兒科護理學2011年初級護師考試輔導
一、病因
是口腔粘膜的炎癥。常見的有皰疹性口腔炎(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潰瘍性口腔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感染)、鵝口瘡(白色念珠菌感染)。
二、臨床表現(xiàn)
(一)皰疹性口腔炎
1-3歲兒童多見,傳染性強,需要隔離。局部表現(xiàn)為在牙齦、舌、唇內和頰粘膜等口腔粘膜上可見單個、一簇或幾簇小水皰,迅速破裂后形成淺表潰瘍,上面覆蓋黃白色膜樣滲出物。多個小潰瘍可融合成不規(guī)則的較大潰瘍,周圍粘膜充血,有時累及上腭及咽部??诖娇杉t腫裂開,近口角及唇周皮膚可有皰疹,局部疼痛。全身表現(xiàn)為拒食,哭鬧、流涎、發(fā)熱(低熱或高熱達38~40℃)可持續(xù)5~7天、頜下淋巴結腫大。潰瘍10~14天愈合。
(二)潰瘍性口腔炎
多見于嬰幼兒。局部表現(xiàn)為口腔粘膜充血、水腫,繼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爛或潰瘍,上有纖維素性炎性滲出物形成假膜,常呈灰白色,邊界清楚,易拭去,遺留溢血的創(chuàng)面。全身癥狀表現(xiàn)為患兒哭鬧、流涎、拒食、煩躁,體溫可達39-40℃,頜下淋巴結腫大。
(三)鵝口瘡
本病特征是在口腔粘膜上出現(xiàn)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塊樣物質,它略高于粘膜表面。最常見于頰粘膜,其次是舌、牙齦、上腭,甚至蔓延到咽部。起初呈點狀和小片狀,可逐漸融合成片,形似乳凝塊,但不易拭去。患處不痛、不流涎、輕者無全身癥狀。重者可引起真菌性腸炎、肺炎。
相關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