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公務員 >> 申論 >> 時事政冶 >> 正文

時事評論:“人人都是……”的現(xiàn)實思考

發(fā)表時間:2014/1/26 12:38:36 來源:中大網(wǎng)校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wǎng)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時事評論:“人人都是……”的現(xiàn)實思考

  “走轉改”活動中,來到大同煤礦集團四臺礦采訪。在160多米深的井下,問在場礦工:“你們誰是通風員?”周圍的工友都笑了,回答說:“我們人人都是通風員。”

  地下礦井,最大的安全隱患是瓦斯。只有加強通風,才能防止瓦斯聚集帶來危險。同煤集團提出“人人都是通風員”的口號,正是為了強化員工安全意識,形成“人人懂通風”、“人人管通風”的安全工作格局。

  職工的參與,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在安全生產中,操作的規(guī)程需要職工遵守,制度的執(zhí)行需要職工監(jiān)督,讓他們都參與安全管理,對于提升安全意識、形成安全文化,意義重大?!叭巳硕际峭L員”,可謂一種安全管理新理念。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把職工發(fā)動起來,人人關心、人人參與、人人負責。

  人人都可以做的,又豈止是通風員。對于企業(yè),可以“人人都是決策者”:人人貢獻企業(yè)發(fā)展良策,才能凝聚合力。對于社區(qū),可以“人人都是安全員”:安再多攝像頭,都敵不過居民的眼睛,群治群防概念從未過時。對于城市,可以“人人都是協(xié)管員”:每人都能阻住路人亂闖紅燈的腳步,扶起不小心跌倒的老人,城市肯定更有秩序、更加和諧。

  不是嗎?汶川地震時,救災總動員成就“汶川奇跡”,可謂“人人都是救災者”;從“免費午餐”到“聚蕉行動”,“人人都是慈善家”的實踐,更新著公益的形象和觀念;個稅法修正匯集超過23萬條意見,“人人都是立法者”促成個稅起征點提至3500元。種種“人人都是”,不斷推動民主政治、社會管理前行,成為時代進步的重要生長點。

  “人人都是”的背后,是責任意識和參與精神。無論是狀告政府信息不公開的公民,還是活躍在社區(qū)中的志愿者,甚至是跟帖評論、轉載留言的網(wǎng)民,都體現(xiàn)出對社會責任的體認、對公共事務的關注。正因為“人人都是”,社會的發(fā)展才既有了可靠的外在支撐,更有了強大的內生動力。

  有人會認為,通風涉及礦工自身安危,所以才會人人愿當通風員。實際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人人都是”同樣關乎每個人切身利益。說到底,每個人都可能會有在街頭摔倒的長輩,都可能出門時忘記關上門窗,都可能被擁堵在紅綠燈下的十字路口。

  更何況,“人人都是”不僅是責任,也是權利。無論是十七大報告提出的“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還是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中的“社會協(xié)同、公眾參與”,“人人都是”的公共參與,是實踐“共建”、獲得“共享”的基本權利。

  另一方面,“人人都是”也需要社會管理者在制度與渠道上的“供給”。同煤集團“人人都是通風員”,有一系列宣傳教育、考核方法和實施制度的支撐,所以才深入人心。而人人都可以扮演的其他身份,要真正成為現(xiàn)實的推動力,同樣有賴于社會管理者觀念創(chuàng)新帶來的方式之變、制度之變。

  處于復雜而深刻變化之中的中國,無論是社會事務的管理還是公共產品的供給,無論是矛盾沖突的解決還是多層次需求的滿足,僅靠政府之力遠遠不夠?!叭巳硕际恰币蚨鞋F(xiàn)實意義:增強公民、社會的參與意識,借力使力,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完成社會與公民素質的現(xiàn)代轉型。

  相關推薦:

  2011年8月國內國際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2011年7月國內國際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2011年6月國內國際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編輯推薦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tài) 更多>
各地資訊

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