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2018年CMA考試《財務決策》備考輔導

發(fā)表時間:2018/4/17 14:57:18 來源:互聯(lián)網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分析財務報表的11種方法

財務報表分析的主要依據(jù)是財務報表的數(shù)據(jù)資料,但是以金額表示的各項會計資料并不能說明除本身以外的更多的問題。因此必須根據(jù)需要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將這些會計資料加以適當?shù)闹匦陆M合或搭配,剖析其相互之間的因果關系或關聯(lián)程度,觀察其發(fā)展趨勢,推斷其可能導致的結果,從而達到財務分析的目的。

(1)比重法。

比重法是在同一財務報表的同類項目之間,通過計算同類項目在整體中的權重或份額以及同類項目之間的比例,來揭示它們之間的結構關系,它通常反映財務報表各項目的縱向關系。使用比重法時,應注意只是同類性質的項目之間使用,即進行比重計算的各項目具有相同的性質。性質不同的項目進行比重分析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也是不能計算的。如計算某一負債項目與總資產的比重,首先,負債不是資產的構成要素,因而,理論上講,就不能說資產中有多少負債,也不能計算負債對資產的權重。只有同類性質的項目才可計算權重。其次,以某一負債項目除以總資產,也很難說明這一負債的償債能力。總資產不僅要用于償還這一負債,而且要償還所有負債。最終這一負債能否償還,還要看資產與它的對稱性。如果資產用于償還其他債務后,沒有多余,或雖有多余,但在變現(xiàn)時間上與償債期不一致,這一負債都是不能償還的。

在財務報表結構分析中,比重法可以用于計算:各資產占總資金資產的比重;各負債占總負債的比重;各所有者權益占總所有者權益的比重;各項業(yè)務或產品利潤、收入、成本占總利潤、總收入和總成本的比重;單位成本各構成項目占單位成本的比重;各類存貨占總存貨的比重;利潤分配各項目占總分配額或利潤的比重;資金來源或資金運用各項目占總資金來源或總資金運用的比重等等。

(2)相關比率法。

相關比率法是通過計算兩個不同類但具有一定依存關系的項目之間的比例,來揭示它們之間的內在結構關系,它通常反映了財務報表各項目的橫向關系。財務報表結構分析中,應在兩個場合適用相關比率法:同一張財務報表的不同類項目之間,如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不同財務報表的有關項目之間,如銷售收入與存貨。

整體而言,相關比率法中常用的比率有以下幾種:

①反映企業(yè)流動狀況的比率,也稱短期償債能力比率。

短期償債能力主要是通過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關系來反映,包括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

②反映企業(yè)資產管理效率的比率,也稱資產周轉率。

資產管理效率是通過周轉額與資產額的關系來反映的,主要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等。

③反映企業(yè)權益狀況的比率。

對企業(yè)的權益主要是債權權益和所有者權益。債權權益使得企業(yè)所有者能夠以有限的資本金取得對企業(yè)的控制權;而所有者權益資本越多,則其債權就越有保證,否則債權人就需負擔大部分的經營風險。這樣,對于債權權益擁有者來說,最關心的是總資產中負債的比率;對于所有者權益的擁有者來說,最關心的是其投資收益狀況,主要包括價格與收益比率、市盈率、股利分配率、股利與市價比率、每股市價與每股賬面價值比率等。

④反映企業(yè)經營成果的比率,也稱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比率是通過企業(yè)的利潤與周轉額和投入成本或占用資產關系來反映的。《企業(yè)會計制度》主要規(guī)定了營業(yè)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和總資金利潤率等幾個指標。

⑤反映企業(yè)償付債務費用的比率,也稱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的比率。

該比率是通過企業(yè)長期資金來源數(shù)與長期資金運用數(shù),以及短期資金來源數(shù)與相應的運用數(shù)的比較,評估兩方的相稱性,揭示營運資本增加的結構性原因。

(3)因素替代法。

因素替代法又稱連環(huán)替代法,它用來計算幾個相互聯(lián)系的因素對綜合財務指標或經濟指標以及財務報表項目的影響程度,通過這種計算,可以衡量各項因素影響程度的大小。如果說,比重法和相關比率法旨在建立或計算各種財務指標或經濟指標,確定各項財務和經營結構,或會計項目結構,那么,因素替代法就是對其中的綜合性指標或項目作進一步的內部結構分析,即對影響或決定綜合指標或項目的各項因素及其對綜合指標或項目的影響程度作出測定和評價。

因素替代法可以在兩種情況下深化結構分析:對綜合指標的構成因素進行影響程度分析;對財務報表項目的構成因素進行影響程度分析?,F(xiàn)舉例說明:

①對綜合指標構成因素的分析。

綜合性財務或經濟指標通常涉及不同報表中的兩個項目或更多的項目,對這類指標進行分析就是要判斷各財務報表項目對所計算的指標結果的影響。

②對財務報表項目的構成因素的分析。

財務報表項目通常受多項構成因素的影響,對財務報表項目構成因素的分析,就是要確定這些因素對財務報表項目總結果的影響程度。

【例】某企業(yè)2004年度的A商品銷售額計劃數(shù)為1 000萬元,實際數(shù)為1 200萬元;計劃銷售量為100 000件,預期平均售價為100元;實際銷售量為125 000件,實際平均售價為96元。如果采用因素替代法對影響銷售增加200萬元的銷售后價格因素進行結構分析,其結果如下:

①計劃銷售額:100 000×100=10 000 000(元)

②由于銷售量增加而增加銷售額:

125 000×100=12 500 000(元)

12 500 000 -10 000 000=2 500 000(元)

③由于平均售價下降而減少銷售額:

125 000×96=12 000 000(元)

12 000 000- 12 500 000= - 500 000(元)

④兩項因素共同影響的結果:

2 500 000 +(-500 000)=2 000 000(元)

可以看出,A商品銷售實際超計劃200萬元的原因是:銷售量增加使銷售額增加250萬元,平均銷售單價降低使銷售額下降50萬元。

(4)單一分析法。

單一分析法是根據(jù)報告期的數(shù)值,判斷企業(yè)經營及財務狀況好壞的一種方法。單一分析法也要有判斷標準,這些標準一般來自分析者的經驗和財務分析基本知識,如通過資金結構的合理性、流動比率等指標來判斷。

(5)比較分析法。

比較分析法是通過主要項目或指標數(shù)值的變化對比,確定出差異,分析和判斷企業(yè)的經營及財務狀況;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差距,尋找產生差異的原因,進一步判定企業(yè)的經營成績和財務狀況;通過比較,要確定企業(yè)生產經營活動的收益性和企業(yè)資金投向的安全性,說明企業(yè)是否在健康地向前發(fā)展;通過比較,既要看到企業(yè)的不足,也要看到企業(yè)的潛力。比較的對象一般有計劃數(shù)、上一期數(shù)、歷史**水平、國內外先進行業(yè)水平、主要競爭對手情況等。

(6)框圖分析法。

框圖分析法是將企業(yè)的實際完成情況和歷史水平、計劃數(shù)等用框圖形式直觀地反映出來,來說明變化情況的一種方法。由于框圖既可以反映絕對值,又可以反映比例和相對值,而且簡明、直觀,目前這種分析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

(7)假設分析法。

假設分析法是在比較分析的基礎上確定某項指標的**水平數(shù)值,然后假設在該項指標達到**水平的情況下,企業(yè)的經營及財務狀況將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各影響因素又要達到什么水平才能較充分地發(fā)揮企業(yè)潛力。因此,這種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對企業(yè)潛力的預測分析。

(8)趨勢分析法。

財務報表的趨勢分析法,是根據(jù)企業(yè)連續(xù)幾年的財務報表,比較有關項目的數(shù)額,以求出其金額和百分比增減變化的方向和幅度,并通過進一步分析,預測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動趨勢,這是財務報表分析的一種比較重要的分析方法。趨勢分析法的主要目的如下:了解引起變動的主要項目;判斷變動趨勢的性質是有利或不利;預測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9)水平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是指僅就同一會計期間的有關數(shù)據(jù)資料所做的財務分析,其作用在于客觀評價當期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財務狀況的變動情況。但這種分析所依據(jù)的資料和所得的結論并不能說明企業(yè)各項業(yè)務的成績、能力和發(fā)展變化情況。

(10)垂直分析法。

垂直分析法是指將當期的有關會計資料和上述水平分析中所得的數(shù)據(jù),與本企業(yè)過去時期的同類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對比,以分析企業(yè)各項業(yè)務、績效的成長及發(fā)展趨勢。通過垂直分析可以了解企業(yè)的經營是否有發(fā)展進步及其發(fā)展進步的程度和速度。因此,必須把上述的水平分析與垂直分析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fā)揮財務分析的積極作用。

(11)具體分析指標。

具體分析指標,是分析比較的基礎,可歸納為以下3大類:

①絕對值指標。

絕對值指標是指通過數(shù)值絕對值變化就能說明問題的指標,如企業(yè)凈資產、實現(xiàn)利潤等指標。絕對值指標主要反映指標的增減變化。

②百分比指標。

百分比指標一般反映指標絕對值增減變化的幅度或所占的比重,例如固定資產增長率、流動資產率等指標。

③比率指標。

比率指標一般揭示各項目之間的對比關系,例如流動比率、經營安全系數(shù)等指標。

編輯推薦:

管理會計師考試簡介

管理會計師考試報名條件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tài) 更多>

考試科目